大班教学随笔

时间:2025-09-21 12:04:16
大班教学随笔

大班教学随笔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学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学随笔1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培养孩子素质能力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常常把孩子应该做的事代替来做了。

可是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就不行了,怎能照顾得过来啊,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们研究的话题。

一天,午睡起床时,我发现有的孩子懒洋洋的正等着老师为他们穿衣穿鞋,我立刻意识到,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们穿衣穿鞋的能力,那么我就组织幼儿来一次穿衣穿鞋比赛。于是我忙招呼孩子们,跟孩子们讲了一些穿衣服和鞋子的顺序,接下来比赛就开始了。

只见几个接受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衣穿好,高兴地跳起来,又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最后只剩下卢静怡小朋友,只见她带着哭腔着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别的孩子在我的面前说:“老师,卢静怡不会穿鞋,她哭了。”我说:“没事,静怡,很棒,一定能穿上的”。她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小朋友们也在喊:“静怡加油,静怡加油、、、、、、”她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地把衣和鞋穿上了,大家为她欢呼,为她鼓掌。

通过这次的穿衣穿鞋比赛训练,给以我启发,以后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多进行一点自理能力的活动比赛,并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大班教学随笔2

我们新招收小班孩子已经一个月了,这天又来了一名新的小朋友,象以前一样我给他做好了登记,知道了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李 军。他妈妈领他走进活动室,可李 军不肯让妈妈走,一定要让他妈妈在幼儿园陪他,我让他妈妈陪他玩玩具,趁他玩得入了迷,我朝他妈妈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快走。

李 军玩了一会儿,发现妈妈不在了,起身就往外跑,我怕他跑丢,连忙把他抱起来,抱着他往活动室里走,可他怎么也不想进入活动室,使劲想摆脱我的怀抱,这时,李 军突然用力在我的脸上狠狠的抓了一把,我疼的眼里流出了泪,,他松开了手。只见我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甲印,每个指甲印里都往外渗血,钻心的疼,可他还……我们都感觉这孩子家庭教育也许有点不妥,决定与家长沟通一下。

放学时,我与李 军的妈妈交谈,他妈妈告诉我,原来他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事事顺着他,养成了孩子自私、好攻击的心理。我开始反省自己,李 军第一天到园,我应该事先和家长沟通一下,了解孩子的`特点,然后因势利导,要让孩子先熟悉老师和新的环境,让孩子了解老师是爱他的,而不应用强制的态度把他留下,也许就不会发生被抓事件了。

大班教学随笔3

“老师,我去厕所。”“老师,我大便。”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如此的声音,一开始我也没在意,可是每天都是这样,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是新来的唐淑娴。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其除了去厕所就是去厕所,呆在厕所不肯出来,不是大便就是小便,出来之后也不愿意回活动室,家长反映她在原来幼儿园老师反映很好,没有这些现象,而且也很聪明……

经过多方分析,一是由于改变了环境,她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二是情绪紧张,不能很好合群,孤独;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老师对其不够亲近。针对这些原因,和家长共同制订了一些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淑娴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是不愿进活动室,但在老师的热情招呼下,还是能和其余幼儿一起活动。看到她的进步,我们都感到很高兴。我想,教师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幼儿,你就会得到快乐……

大班教学随笔4

时间很快,转眼开学一月之久。怀着满腔热血来到这个新的大家庭,但是前期对这边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熟悉,相对工作都没有那么

随心应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一个月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本学期我教的是大班,班上幼儿常规方面都还不错。幼儿的学习兴趣较好,在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大体上都喜欢游戏故事活动。还记得那天我在上的'那一堂音乐活动《小矮人与大巨人》,我首先的导入是以故事的形式,把幼儿引入一个小矮人与大巨人的世界。当我在讲述完故事后,请幼儿想象你眼中的小矮人与大巨人是怎样的?他们又是如何相处的?

我发现每一位幼儿都有很认真的去思考,去学做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形象表演。特别是后来我让幼儿根据音乐的强弱,分角色表演时,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非常认真的去表现自我。后来我又把这个音乐游戏活动放到了晨间活动时小朋友让小朋友自唱自演的热身活动。每一次玩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开心!

的确,将学习渗透到游戏活动当中时,那种学习氛围是不一样的,幼儿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不断的反省自我教育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去不断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能不断的提升自我,培养好祖国的花朵!

大班教学随笔5

早晨,我班的李小惠朋友是妈妈背着来的一放下孩子,她妈妈就滔滔不绝地数落”小惠,今天早上如何如何不听话.”小惠的神情逐渐有欢喜变得惶惑起来,睁着大眼睛四望,,想要寻找一种温暖和爱抚.妈妈数落完了,转身要走时.

小惠突然向妈妈提了一个要求:”妈妈,你笑一下再走.”妈妈不大情愿,可还是对孩子笑了笑走了.。这天,小惠在园的情绪都比较高涨。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妈妈临走时的那一笑,只是记得妈妈充满怨意.怒气的眼神和埋怨,恐怕她一天都会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的

美好早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早上情绪好坏,可能作就人一天的情绪,千万别在早上数落孩子.对孩子笑一笑,表扬一下,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活动。

大班教学随笔6

在孩子每天午睡起床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能轻松愉快的起床并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我都在他们起床前5分钟放一段轻柔而欢快的音乐,把孩子们从睡梦中唤醒。

今天播放的'是《铃儿响叮当》,声音由小渐大,孩子们一个一个睁开眼睛。在音乐中随老师搓搓小手,伸个懒腰,揉揉脸蛋,再让孩子跟老师做一套伸伸臂、扭扭腰、捶捶腿的起床操,让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醒来、穿衣、整理床铺等等。这样他们很快就精神饱满、愉快的投入到下午的活动中,效果非常好。

大班教学随笔7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立刻读小学了,经常要练习写数字,于是,我们决定让孩子们每一天不但要带小书包,还要在书包里放上一个铅笔盒。可是,才施行几天,就有问题出现了。

这天午时起床后,婷婷跑到我身旁,着急地对我说:“教师,我的铅笔盒不见了。”我问道:“你的铅笔盒是什么样貌的?是什么颜色的?”婷婷向我形容了一番。于是我让坐在婷婷 ……此处隐藏3523个字……大,能吃苦,许多事都能自己动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则不然,有的已经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事事不愿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都要别人代做。稍不如意撒娇哭闹,甚至和同龄孩子都难以相处。

二、祖辈为孩子“护短”,不讲原则。一些老人带孩子往往溺爱无度,任何规矩都不放在眼里,孩子自然变得任性顽劣。当父辈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祖辈老人却反过来袒护孩子,当着孩子的面责怪他们的父母:“对孩子那么凶干吗?你忘了你小时候啦?尿床、打架、逃学,还不如你儿子听话呢!”

三、老一辈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教育理念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

四、容易导致亲子隔阂。时间久了,与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亲,再者,父辈的严格管教与祖辈的过分宠爱已发展为隔代教育矛盾的焦点。

作为幼教工作者,很是替他们担心,更是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希望所有的爷爷奶奶该放手时就放手。

大班教学随笔12

自由活动时间,看到十几个孩子聚集在结构区,一边兴致勃勃的拼插积木,一边不停的议论着什么,谈到激烈处,还不是的停下手里的“活”,脸红脖子粗的争论许久。好奇心和责任心促使我走近他们去探个究竟:只听文轩抬起头神气地说:“隋老师最喜欢我了,你们没看见吗?每天一入园,老师总是牵会儿我的手,老师的手好大,好温暖啊”。说完,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态。话音刚落,梦婷就接上了话:“隋老师最喜欢我,老师时常夸我‘真棒’,还在我的本子上写了好多最棒的‘甲’字”呢!……这时身强力壮的明浩等不及了,抢着说:“你们都别争了,隋老师最喜欢我,我经常帮老师擦桌子,整理玩具、老师每次都笑着抚摸抚摸我的`头,还说我是她的‘小助手’呢,我感到好幸福奥”,这时一直在一旁静静地只听别人谈话的国权慢吞吞地开口说话了;“我觉得隋老师最喜欢我,我没有妈妈了,老师经常抱抱我,我也时常用嘴巴亲老师,老师是我的妈妈老师,这可是我们两个人的约定,一般情况下还不告诉你们(故作神秘状)”……

听着孩子们的争论,我的心里不禁思绪万千:在幼教这块领土上,我已辛勤耕耘了十七个年头,在这十七年中,自己亲手培养并送入小学的孩子也已近千,自己教过的最早的一批孩子如今也早已当上了爸爸妈妈,他们当中有很多的人如今也已小有成就,而我也从风华正茂的少女摇身变成现在的已过而立之年。世间很多事物都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那颗爱孩子们的心。也许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这份投入并不值得,但我始终割舍不下与孩子们的这份情缘,我愿终生做孩子们最好的朋友老师、妈妈老师。

我想告诉孩子们:老师都最喜欢你们,因为你们的快乐成长就是老师最大的心愿。

大班教学随笔13

下午,小朋友都在进行自主性活动,有的在玩插塑,有的在下棋,有的坐在聊天角聊天。这时,我走到离自己最近的结构区对玩插塑的小朋友说:“谁能帮我把这本书送到大二班去?”话音刚落,玩插塑的五个小朋友顾不上放下玩具,一拥而上抢着说:“我、我、我。

”看着拥上来的小朋友,我没有马上说让谁去,而是先扫视了一下每一位幼儿,然后选了一位最能干的小朋友。他带着微笑拿着书走了,留下了一片叹息:“哎!这次又没请我。”

其实像这样的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如:“去帮老师拿一支笔”“把外面的图书拿来”“把这个东西送给某个老师”“去看看区角的物品整理好了吗?”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小事,对幼儿而言,不用费力或稍费力就能办到。案例中的幼儿为了能帮老师做事,宁愿放弃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一切都表明他们对“帮老师做事”这个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

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教师可以利用请小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来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在案例中,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谁能帮我把书送到大二班”而同时激起了几位小朋友做事的热情,他们都在用期盼的目光等待老师,而这时老师并没有在意他们的目光,仍然用一种高高在上权威者的姿态选了一位她心目中最能干的`小朋友去做。

因此引来了一片叹息“哎!又没请我”教师这时只想到谁能又快又好地完成这件事,而忽略了其他幼儿的感受。我认为教师这么做不好,伤了幼儿的自尊,教师完全可以单独把做事的幼儿请出游戏角和他商量,如果他不愿意,教师可以再请别的幼儿,这样既可以保护幼儿的自尊,更能体现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与和谐。

大班教学随笔14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

当我和孩子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方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记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最新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一个劲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孩子们可有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孩子们是快乐的。

我想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他们就很快乐。。

大班教学随笔15

户外活动时,看到幼儿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便带带着幼儿玩起了原始的手脚并用的爬行的游戏,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比赛的形式,孩子们踊跃参加,气氛活跃。

在游戏进行到一半时,宿娟急了,因为一直没点到她的名字,便跑到我跟前把手举得高高的,"我玩,我玩,让我玩吧!"宿娟大声地喊道,看着宿娟急切的眼神,正想喊出她的名字,突然想到她的身体状况,还有参加完游戏的孩子们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么剧烈的运动不适合她,便又咽了回去点了别的小朋友的名字。每到一次游戏结束宿娟便会跑到我跟前向我央求,但每次我都会以"你不适合玩这个游戏"拒绝她。直到最后一轮游戏时,宿娟仍把手举得高高的。在听到最后一轮游戏中也没有她的名字时,宿娟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

游戏结束后,看到宿娟难过的样子,我的心难受极了,想想在整个的游戏过程中宿娟是多么的积极,不管是帮小伙伴喊加油,还是举手参加游戏,而我却没让宿娟参加我们;在看到她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我知道我给了她很大的伤害,宿娟她很想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然而我却伤害了她,没给她这个机会。为了安抚宿娟的情绪,我又组织了一个游戏,但宿娟像霜打的茄子再也精神不起来,无论怎么表扬鼓励她,但她的兴趣已没先前那么高涨事后,我反思,为了照顾身体有顾忌的幼儿而剥夺了他们的活动权力,打击了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就算是为了幼儿的身体着想,但在心理上却给幼儿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事后就算再怎么弥补,就像洁白的墙壁被刮蹭留下了永久的刮痕一样,在他们的心理留下了阴影,是我当时没想到的。

《大班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