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老师随笔

时间:2025-11-03 19:40:38
早教老师随笔

早教老师随笔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早教老师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早教老师随笔1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家宝宝已经快三周岁了。参加幼儿早教活动也有好几次了。回顾这几次早教活动,我作为家长感触颇深,早教活动不仅对小孩子的影响很大,对家长如何引导宝宝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让我来和各位家长一起来分享一下宝宝在上完课后具体有哪些变化:

首先,我想和宝宝妈妈们说一些我觉得早教活动给多数宝宝们带来的较显著的提高。一是认知能力培养得到了提高。通过早教活动,宝宝认知事物的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知道了更多物品、动物及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形状。遇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好奇心更浓了,常常会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用鼻嗅一嗅,用嘴尝一尝等,力求探索其中的奥秘。二是提高了适应能力,增添了她的勇气。幼儿园众多的玩具和每次的户外律动操,使我女儿对一些户外活动物品的玩法熟悉了,比如滑滑梯,她从原来不敢滑到现在爬上滑下十分自如,而且我们觉得她的平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使她知晓了集体的意识。我们让宝宝参加早教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她适应群体生活,培养她从小懂礼貌,个性而有自信。事实上证明早教确实能做到这一点!

通过这几次早教活动,我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家宝宝和大多数宝宝们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给院方一些我个人的建议!

一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十分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就像我们家童童总喜欢拉着我的`手去玩一些玩具,而不会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对于别人在玩的游戏或者玩具她基本上给与漠视,或者

想加入但是又不敢,然后傻傻的看着人家。后来经我观察这些情况不仅在我们家童童身上可以看到,在其他小朋友身上这样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因此我想院方是否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早教活动中多设置一些小朋友互动的游戏,让他们知道如何互相协作完成游戏,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对他们今后懂得如何与人交往适应社会十分有好处。

二是现在的宝宝因为都是由几个大人围绕着照顾,所以多数都比较自我,不懂得分享,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个性,自己的东西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严重的甚至为了一个玩具打架,吵闹!记得有一次童童看中一个小朋友手里的一个玩具,她也想要,就上去抢了过来,把小朋友弄哭了,后来我告诉她这是不可以的,要等其他小朋友玩好才可以玩,或者在得到小朋友同意之后和他一起玩,可是宝宝很明显不愿意听我的话,因为在家里她总是觉得她想要的东西就一定可以得到,而这种坏习惯的养成我知道我们家长本身应付所有责任。希望老师在这一点上给予重视,并用一些针对性的游戏去教育小朋友们如何谦让,如何对自己想要的东西进行争取,如何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沟通,让小朋友们懂得与别人分享!

当然作为家长我自己也需要改变曾经一些教育宝宝的观念,特别是对孩子的行为,要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好的要鼓励,不好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批评。当然,表扬与批评都要讲究方式与方法,还要及时,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对孩子的行为的评价,主要以暗示提醒的方式进行,这样效果好,孩子容易接受。

从另一方面考虑,教育孩子,也是家长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家长

的话孩子爱听,喜欢服从,能按家长的要求去做,这样的家长就是有威信的家长.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事半功倍的,比强迫孩子要有力的多,也有效的多。

早教老师随笔2

本以为可以放假了,谁知单位又给予我一项新的任务,去学习早教,是应该来学一学,毕竟大学期间学的是3—6岁幼儿的教育,而忽视了0—3岁的,要作一名称职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对孩子们了解的越多越好。

我很高兴单位能给予我这次机会,同时也认真的学了四天,的确自己在早教方面欠缺的还很多,以下就说说学习中的一些小体会吧!最初我认为早教就是父母在幼儿生活上给予更好的照顾就可以了,等宝宝懂事了再教育也不迟,其实不然,大多数的年轻家长对幼儿0—3岁的教育知识不了解,从而不能给幼儿适时适度的学习机会而失去了教育幼儿的关键期。

例如:孩子早期的三翻、六坐、八爬,这些大部分家长知道,但是在其中如何正确的对待幼儿关键期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的家庭父母老人包办代替的越来越多,从而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自主学戏的机会,父母正确育儿态度和观念的培养才是重点,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早教中还有一些技能、教育策略要注意那就是游戏学习和沟通的结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多和孩子做互动,多交流、多游戏给孩子,更要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来丰富他的感知、从而提高思维和理解的能力。

家长幼儿正确的教育方法,宝宝生玩,爱游戏,那就让他玩能通过游戏能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感知社会、在幼儿和玩耍中幼儿的动作、语言等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寓教于玩”是一个很好的育儿方法哦!

早教老师随笔3

早在电视购物中知道了《早教革命》这本书,但其中夸张的语气、张扬的推荐让我忍不住质疑和反感,所以一直对该书置若罔闻。偶然间,因为育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在网络查询时仔细看了此套书的介绍,才下决心购来学习,从中领悟颇多。

《早教革命》,是中国“早教之父”冯德全教授历经30多年的研究总结,打造出的冯氏早教的总结性、综合性的作品,是早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总结陈述。中国有句古话:孩子“3岁看大,7岁看老。”冯氏立体早教理论也正印证了这一早教古训。《早教革命——冯氏立体早期教育法》根据孩子0-6岁是最佳教育阶段的原理,制定一整套科学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指导父母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如何去教育孩子,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天生潜能。《早教革命》分三个教育模块:开发大脑潜能、塑造性格品德、规范行为情绪,将受众群体精确锁定为0—6岁学龄前儿童,为宝宝制定每个阶段的早教方案,提供实效的早教方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孩子任性,内向怎么办?不愿去幼儿园怎么办?)

对于早教,我觉得要避免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家长抱着

太多的期望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么就是认为孩子要自由自在的长大而错过了启发孩子的黄金时期,科学的早教,对孩子来说是件快乐的事,可以让他们在无意中学习知识,可以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有趣,而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而压抑甚至扭曲孩子的天性,我感觉到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品行,当然,作为家长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精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的成长极大的影响。我们往往要求孩子怎样怎样,而自己却常常做不到。这样的教育成了霸道的灌输,又怎能让孩子信服呢?反思自己,平时我总教孩子讲话要文明、有礼貌,可自己常常对着她大叫大嚷,孩子说话的语气有时就是自己的翻版,一遇事就大叫大嚷,烦躁不安,原 ……此处隐藏1910个字……,冒险去开口说话表达自己,也许不是你想听到的话,冒险去尝试新的创作,也许并不合理,冒险去独自旅行,也许仅仅是到小伙伴家玩,也许......

内向的孩子其实最渴望的是被爱,他们的心中有着很多的话要说,她有很多的小秘密想倾诉,常常她们有很好的美术天赋,你可以从她们的画中有更好的了解,她们也是很温暖的,爱着爱着她们的人!

早教老师随笔6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早教老师随笔7

早教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美工区的活动不是用水彩笔画画,就是用橡皮泥捏东西,为了让幼儿对美术更深层次的认识,我这次设计了一个撕画,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撕出一朵朵美丽的彩色花。

案例背景:

“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手里的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啊?”

“撕出来的'。”

“今天我们要来撕彩色花,用五颜六色的纸撕出漂亮的彩色花。”

“我们先来撕一个圆圆的花瓣……”

正在我观察幼儿作画的时候,发现就只有卲璋琦坐在椅子上发呆。“你怎么不撕啊?”卲璋琦吞吞吐吐的回答:“我不会撕圆,要不你帮我撕一下。”我想这怎么可以啊,撕画就是为了锻炼幼儿的肌肉和让幼儿对美术更感兴趣。我说:“别人都在撕你也一定可以的。”卲璋琦说:“可是我不会撕圆,我可以撕长的吗?”我一拍脑门,对啊,为什么花瓣一定要是圆圆的,也有长长的花瓣,或者是其他形状的花瓣。想通后,对卲璋琦说:“嗯,可以。”这下卲璋琦可高兴了,认真的撕了起来。

分析:很多时候,老师固定了幼儿的思维,比如上面那个案例,花瓣的形状多种多样,可是我一定要规定他是圆圆的,而使不会撕圆的卲璋琦从而不敢撕其他形状的花瓣,幼儿的创造力就被老师剥夺了。

早教老师随笔8

每个小朋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有的喜动,有的喜静,有的爱说话,有的不张口。熙熙就是我们班一位不爱讲话的小女孩,你跟她说话,她总是先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不会开口的。但是她自尊心很强,每次手工制作和计算作业她总是又快又好,常常会令同伴们羡慕不己。这么一位聪明的小女孩,常常令他母亲“头疼”,“疼”的原因是她不愿多讲。据我观察发现,熙熙和小朋友还是有话说的。为了鼓励熙熙愿说乐说,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她:

一、日常生活中多与她讲话

我随时跟熙熙交谈,让她感受到老师与她是平等的,消除不必要的敬畏感。到幼儿园问她看到些什么有趣的.....总之,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就尽量和她讲话。

二、巧妙运用角色游戏,让她愿讲

熙熙记忆力很好,故事听过一遍就基本会讲了,我便让她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有意识的安排需要大声讲述的角色,如“狐狸”“大象”“黑熊”等。慢慢地她不仅愿意扮演角色,而且还愿意单独讲述故事内容。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同熙熙妈妈商量好,让她回家记录熙熙所讲的故事。

三、美术活动中让她乐讲

记得有一次手工活动“折花篮”我先让幼儿尝试自己看图示折纸,打算不会折的地方再讲解。没想到熙熙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作品,她高兴的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折好了”。我想:不如由她来介绍折法,这是锻炼她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时机呀!于是我让大家停下来说:“小朋友,今天我们请熙熙来做老师,讲解折花篮的方法,好吗?”开始熙熙有些紧张。我便亲切的走过去牵着她的'小手,并轻声的鼓励说:“老师这个地方折的还不如你折的好呢,你来帮帮老师好吗?”听我这么说,熙熙爽快的答应了。我给了她一张纸,她就边折边讲了起来,开始声音很轻,在我信任的目光中她越讲越响亮,讲完后我示意大家拍手表扬,熙熙开心地笑了,说:“谢谢大家。”

渐渐地,熙熙不管在同伴面前,还是在老师面前,话语多了起来,这使她拥有了一切成功、一份自信。

早教老师随笔9

对胆子孩子多一点鼓励。

班里有个女孩子,胆子很小,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成绩也很差。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她正在抄别人的作业,我走过去,无声无息的把她的作业和别人的作业拿了起来,没有说一句话。

晚上放学后,她来找我了,眼泪唰唰的往下流,哭得很伤心。我让她坐在我旁边,一边替她擦眼泪,一边说“你从来都是坚强的,怎么现在哭了呢?眼泪留在脸上,老师看不到你的笑容了。她听到我这么说,马上破涕为笑了。为了缓解情绪,我象没事似的与她闲聊。我问她“父母是做什么的?”她便不隐瞒的告诉了我。我接着问她“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她回答我说“长跑、听音乐、打羽毛球等。”说着,她的情绪好了很多。看到她的情绪缓和了,我便同她说:“老师知道你早上抄作业是为了能交上作业,老师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意识,但老师只是不欣赏这种做法。你能换一种方式自己做作业吗?”她马上意识到我并没有用严厉的语言去批评她,低着头说:“我昨天忘做了。没看见这个作业。我不是想要抄的,但来不及自己做。”我笑了笑,对她说“以后象这样事你和我说一声,过后补上就可以了。作业要自己做嘛!你看可以吗?你今天来找我,说明你是诚实的好孩子,老师很欣赏你!”听了这话,她瞪大了眼睛望着我,满脸的惊讶。我也望着她,微笑着。她看着我,终于笑了。我接着说:“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进入到班级的前列。但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我发现你有时不敢回答问题,是不是害怕回答错了同学们会笑你呀?”她点点头。我鼓励她说:“不必担心,回答问题是让老师知道你的想法,从而判断大家是否听懂了。即使回答错了也没关系,同学们也不会笑你的,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回答一定是对的呀。你说是不是?”她想了想,点点头。我又说:“只要有充分的自信,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我向你保证,只要你上课举手,我一定叫你回答。”她高兴的回答:“好的。”

第二天,我的课上,她的眼睛一直都没离开我。终于,课上有机会回答问题,她的手第一次举的'高高的。我高兴的叫起了她。她回答是那么精彩,我由衷的说:“太棒了!你回答的真好。”全班同学也看到了她在课上的变化,都热情的鼓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誉。在这之后,课上时常看到她积极回答问题的身影,课下也能看到她和同学们一起微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也开朗的很多。

《早教老师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